【组成】桂枝去皮,三两(9g)芍药三两(9g)甘草炙,二两(6g)生姜切,三两(9g)
大枣擘,十二枚(3 枚)
【用法】水煎服,温覆取微汗。
【功用】解肌发表,调和营卫。
【主治】外感风寒表虚证。恶风发热,汗出头痛,鼻鸣干呕,苔白不渴,脉浮缓或浮弱。
【方解】本方主治证系外感风寒,营卫不和所致。风邪其性开泄,使卫阳浮越,不能固护营阴,营阴不能内守而外泄,故见恶风发热、汗出、脉浮缓等;邪气郁滞,肺胃失和,则鼻鸣干呕。风邪袭表,营卫失和,治宜解肌发表,调和营卫。
方中桂枝为君,性味辛温,解肌发表,驱散在表之风邪。芍药为臣,益阴敛营,收敛外泄之营阴。桂芍合用,散中有收,邪正兼顾,是调和营卫的基本结构。生姜既助桂枝辛散表邪,又兼和胃止呕;大枣甘平,既能益气补中,且可滋脾生津,姜枣相配,是为补脾和胃、调和营卫的常用组合,共为佐药。炙甘草调和药性,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,合芍药酸甘化阴以和营,功兼佐使之用。综观本方,药虽五味,但结构严谨,邪正兼顾,阴阳并调。
配伍特点:一是发中有补,散中有收,祛邪而不至过汗,和营使发汗有源;二是既能辛甘化阳,又能酸甘化阴,阴阳并补,调和营卫。
【运用】
1.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基础方,又是调和营卫治法的代表方。临床以恶风发热,汗出,脉浮缓为辨证要点。
2. 加减变化 兼阳虚而见恶风寒较甚者,宜加附子温阳解表;体质素虚而汗出多者,可加黄芪益气解表;兼见咳喘者,宜加杏仁、苏子、桔梗宣肺止咳平喘。
3. 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感冒、流行性感冒、原因不明的低热、产后及病后的低热、妊娠呕吐、多形红斑、冻疮、荨麻疹等属营卫不和者。
4. 使用注意 服药应依照原方用法,温服后喝热稀粥,再卧床休息,加盖衣被以助汗。凡外感风寒表实无汗或兼里热者禁用。
【附方】
桂枝加葛根汤(《伤寒论》)桂枝二两(6g)芍药二两(6g)生姜三两(9g)甘草炙,二两(6g)大枣十二枚(9 枚)葛根四两(12g)水煎服。功用:解肌发表,升津舒经。主治:风寒客于太阳经输,营卫不和证。症见桂枝汤证兼项背强痛不舒者。
【实验研究】已有的研究表明,桂枝汤不仅具有较强的抗炎、镇静、镇痛、镇咳、平喘、祛痰作用,且对体温和汗腺呈双向性调节作用。为了进一步探讨桂枝汤对体温双向性调节的作用机理,中国中医研究院霍海如等人从桂枝汤中提取分离的有效部位 A(Fr.A)与全方作用一样,对体温呈双向性调节。由此,观察了 Fr.A 对体温双向性调节的机理。实验发现在酵母诱导的发热大鼠中,Fr.A 能降低隔区精氨酸加压素(AVP)和下丘脑神经加压素(NT)含量,对下丘脑 AVP 含量无影响;在安痛定诱导的低体温大鼠中,Fr.A 能提升下丘脑、隔区 AVP 含量和下丘脑 NT 含量。结果提示:Fr.A 对发热动物的解热作用与影响下丘脑 NT 和隔区 AVP 的释放有关;抑制中枢 AVP 和 NT 的释放或利用参与 Fr.A 对低体温的调节过程。[霍海如,谭余庆,李晓芹,等. 桂枝汤有效部位 A 对体温双向性调节的作用机理 [J].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,1999,5(1):33.]
【方歌】桂枝白芍草枣姜,调和营卫解肌良,风寒表虚寒热见,汗出脉缓用此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