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黄帝内经》说夏天应该 ” 使志无怒,使华英成秀。使气得泄,若所爱在外。此夏气之应,养生之道也 ”,意思是说,在夏天要使人的精神像自然界的万物一样郁郁葱葱,蓬勃向上,心情愉悦,切忌发怒,使机体的气机宣畅,这是适应夏季的养生之道。在精神调养上,祖国医学认为 ” 冬季要藏 ”,” 春季要生 ”,而夏季则要 ” 长 ”。因为夏日炎炎,往往容易让人心烦意燥,心绪不宁,所以夏天更要心情舒畅,精神要充沛、饱满、情绪外向,如万物蓬勃生长一样,这就是 ” 夏养长 ”,因为只有神气充足,人体的机能才旺盛而协调。
一、恬静养神
中医认为 ” 得神者昌,失神者亡 ”。调神摄生,首贵静养。《黄帝内经》说:” 静则神藏,躁则神亡。” 因此,养神之道贵在一个 ” 静 ” 字,使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保持在淡泊宁静的状态,做到摒除杂念,内无所蓄,外无所逐。因为在这种状态下,” 清静则肉腠闭拒,虽有大风苛毒,弗之能害 ”,这样有利于防病去疾、促进健康,有利于抗衰防老、益寿延年。
这在夏天的意义很大,有些人是不是有疑问,夏天不是要 ” 养长 ” 吗?这不是矛盾吗?其实夏天养长是养一种生发的状态,多做户外运动,多与人交往,多想积极开朗的事,这样心情才能畅达;而 ” 养静 ” 就是要心情平静,不急不躁,通过自我调理或户外运动等方式把
心中之抑郁燥热散发出来,正所谓心静自然凉,心宁而神安。
二、情志养生
“ 调情志,重养德 ” 是中医养生理论的重要内容,是养生学不可或缺的,对强健身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《黄帝内经》中就强调:” 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,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?” 意思是说,一个人如果能够保持精神情绪的恬静、安详,不要有太多的欲望和杂念,体内的真气就会始终保持充足的状态,怎么会得病呢?汉代名医张仲景在《金匮要略方论》中说道 “ 千般难,不越三条 ”,即六淫、七情、饮食劳伤。可见在古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七情不
仅是致病的因素之一,而且是很重要的因素,现代医学也证实不良的情绪可以导致多种疾病。所以调养情志是中医养生防病治病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1. 七情致病
中医学将人的情感和心理活动统称为情志,它是人在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时,人体本能的综合反应。情志包括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惊、恐七种情绪,统称 ” 七情 ”。每个人都会对各种事物表达出自己不同的情感,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。正如《黄帝内经》里说:” 有喜有怒,有忧有丧,有泽有燥,此象之常也。” 七情的条达与脏腑功能的正常有着密切关联,中医认为每一个脏腑都对应于一种情志 –“ 心主喜,肺主忧,脾主思,肝主怒,肾主恐 ”。任何事物都有双重性,一旦情绪过激,比如突然、强烈、持久的情志剌激,超出了人体的承受范围,就会对相应的脏器造成影响,而产生相应的疾病,故过喜则伤心,大怒伤肝,思虑伤脾,悲泣伤肺,惊恐伤肾。正如《养性延命录》所说:” 喜怒无常,过之为害。” 故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将 ” 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 ” 正式列为致病内因。
喜,指欢喜、高兴。
愉悦的心情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对人体是有益的,但是如果是突然的狂喜,就会喜则气缓,即心气涣散。心主血脉,心气虚则不能行血,血运无力导致血液瘀滞于心脉,出现心悸、心痛、中风甚至死亡。清代医学家喻昌写的《寓意草》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案例:” 昔有新贵人,马上扬扬得意,未及回寓,一笑而逝。”《岳书传》中牛皋因打败了完颜兀术,兴奋过度,大笑三声,气不得续,当即倒地身亡,这些都证实了过度的欢喜对身体有很大的影响,甚至有致命的危害。《儒林外史》有范进少时多次进京赶考,屡考屡败,到五十多岁终于中举,由于过度高兴,突然颠狂的故事,这是典型的喜伤心的病例。至于现代人因为过喜导致猝死的病例也并不少见。
忧,是指忧愁、苦恼。
人在遇到烦心事的时候适当地忧愁担心无可厚非,但是忧虑太过,表现为终日忧心忡忡,郁郁寡欢,轻者愁眉苦脸、闷闷不乐、少言少语、忧郁寡欢、意志消沉、独坐叹息,重者难以入眠、精神萎颓或紧张、心中烦躁,就会 ” 忧则气乱 ”,因气机紊乱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,出现心悸、胃痛、食欲减退、失眠等种种不适。
怒,即生气。
适度的生气有利于气机的宣泄和情志的调畅,对身体是有益的。但是若暴气暴怒,” 怒则气上 ” 暴怒伤肝,就会导致肝气不疏,上犯头目,出现头胀头痛,面红目赤,肝区疼痛,烦躁易怒,甚至打人毁物。或者气极反静,不言不语,俗称生闷气,这更有害健康,重者会因气厥而四肢抽搐,甚至昏厥死亡。《三国演义》中周瑜乃一代英才,文韬武略,英姿勃发,但生性易妒,易气易怒,被诸葛亮 ” 三气 ” 之下,大怒不止而暴毙。
思,即思虑。
每个人在遇到问题时都要思考,但若思虑过度也会导致多种病症。中医认为 ” 思则气结 ”,” 有脾在志为思 ”,故过度思虑最易伤脾气,脾胃运化失职,就会造成食欲减低、胃脘涨满、腹胀腹痛等。《吕氏春秋》有因思伤脾的例子:齐闵王因为思虑过度,损伤了脾胃功能,以致积食内停,久治不愈,后经文挚用激怒的方法,使其气上,促其吐出胃中积食而痊愈。现代医学研究证实,长期从事脑力劳动、工作压力过大的人,易患消化道溃疡病,这和中医学的 ” 思虑损伤心脾 ” 的理论是不谋而合的。
惊,指惊吓。
正常人若耳闻巨响、目睹怪物、夜做噩梦等都会受惊,但是很快就能恢复。心气虚的人受惊后可表现为颜面失色、神飞魂荡、目瞪口呆、冷汗渗出,肢体运动失灵,儿童受到过度惊吓可能导致抽搐。由于 ” 惊则气下 ”,受惊的人还会出现大小便失禁。经常受惊,会损伤人的胆气,使人的胆子越来越小,即使受到外界的一点刺激都会让人心惊胆战,成俗话所说的 “ 惊弓之鸟 ”。
恐,是指恐惧不安、心中害怕。
我们常将 ” 惊 ”、” 恐 ” 并提,但是二者又不完全相同,惊多自外来,恐常由内生,恐常由惊转变而来。” 恐则气下 ”,” 恐伤肾 ”,恐惧过度则消耗肾气,使精气下陷不能上升,升降失调而出现大小便失禁、遗精、滑泄等症,严重的会发生精神错乱、癫病。
悲,是指悲伤。
遇到难过的事情,因悲伤而哭泣是人们正常的情感反应。中医认为悲则气散,适当地哭泣可以使郁结之气抒发消散,对身体是有益的。现代医学也证实当人悲伤时流泪可以排出体内的毒素,有益缓解不良情绪,因此 ” 男儿有泪也要弹 ”。任何事物都有极限,悲哀太甚或时间过长,则可消耗肺、肾之气,出现气短、心悸、胸闷,在精神上表现为意志消沉、悲观厌世。现代科学证明过度悲伤的人,比其他人更容易得癌症。
从以上我们可以认识到过度的情绪反应对身体伤害之大,故《黄帝内经》指出 ” 智者养生 ” 要 ” 和喜怒 ”,即懂得养生的人要会使七情调和,不要超越情感的极限。” 静则神藏,躁则神亡 ”,只有身心清静,才能精神内守,如果心情浮躁,就会使精气外泄,甚至神气消亡。
2. 注重养德
讲究养生之道,必须注重道德修养,养生贵在养性,而养性首先即要养德。古代学者早就提出 ” 仁者寿 ” 的理论。孔子在《中庸》中提出 ” 修生以道,修道以仁 ”,” 大德必得其寿 ”,即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,才能获得高寿。
良好的道德情操,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。《孙真人卫生歌》说得好:” 世人欲识卫生道,喜乐有常嗔怒少,心诚意正思虑除,顺理修身去烦恼。” 这是修身养性的至理。唐代名医孙思邈不受名利之诱,献身医道,为大众解除疾苦。凡病家请求出诊,他从不瞻前顾后,不考虑自己的吉凶安危,也不惧怕路途遥远艰险,无论昼夜寒暑、饥渴疲劳,都要 ” 一心赴救 ”,而且从不问病患地位高低,贵贱贫富,也不念恩怨亲疏,一视同仁。他不仅在工作中不辞劳苦,而且在医学研究上孜孜不倦,在古稀之年写下了《千金要方》,直至百岁高龄,仍然思路敏捷,老而不衰,完成了《千金翼方》,至一百零二岁去世。与此相反,缺乏道德修养的人,特别是那些被名利枷锁困住手脚的人,愿意斤斤计较,常常患得患失,他们往往会未老先衰,自然难登 ” 仁寿之域 ”。
唐代著名禅师石头希迁又被称为 ” 石头和尚 ”,九十一岁时无疾而终,谥号无际大师。希迁曾为世人开列十味奇药:” 好肚肠一条,慈悲心一片,温柔米半两,道理三分,信行要紧,中直一块,孝顺十分,老实一个,阴骘全用,方便不拘多少。” 服用方法为:” 此药用宽心锅内炒,不要焦,不要躁,去火性三分,于平等盆内研碎,三思为末,六波罗密为丸,如菩提子大,每日进三服,不拘时候,用和气汤送下。果能依此服之,无病不瘥。切忌言清行浊,利己损人,暗中箭,肚中毒,笑里刀,两头蛇,平地起风波 – 以上七件,速须戒之。”
希迁的养生奇方其精要在于养德。养德 ” 不劳主顾,不费药金,不劳煎煮 ”,却可祛病健身,延年益寿。德高者对人、对事胸襟开阔,无私坦荡,光明磊落,故而无忧无愁,无患无求。身心处于淡泊宁静的良好状态之中,必然有利于健康长寿。
古人认为要达到健康长寿、颐养天年必须要 ” 志闲而少欲,心安而不惧……美其食,任其服,乐其俗,高下不相慕 ”,这句话告诫人们要安于平淡的生活,不要追求过分的物质享受,不要与别人攀比,更不要有非分之想,要随遇而安,心安理得,才能知足常乐,情志舒畅,并达到较高的道德修养。纵观现代社会,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,而身心疾病的发生也越来越多,工作和生活中诸多的压力长期无法消除,紧张焦虑的情绪无处宣泄,亚健康和抑郁症成为都市人的多发病。其实,我们如果能够按照《黄帝内经》教诲的那样 ” 恬淡虚无 ”,稍微降低对物欲的追求,就能够给自己减压,从而达到精神内守,身心愉悦。人生苦短,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?是迷失在物欲横流中,身心疲惫,还是恬淡虚无,精神内守?在了解了中医情志养生的精辟理论后,我想大家一定会有新的认识,并将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工作、生活乃至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