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药征》在线阅读

卷下

薏苡仁

主治乳肿也。

考 证薏苡附子散,证不具也。

以上一方,薏苡仁十五两。

薏苡附子败酱散证曰:腹皮急、按之濡、如肿状。

以上一方,薏苡仁十分。

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,证不具也。

以上一方,薏苡仁半两。

互 考薏苡附子散,证不具也,而薏苡附子败酱散,言如肿状,则主治浮肿明矣;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,亦就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,而去石膏加薏苡,则用之于咳喘浮肿可也。

品 考薏苡仁 和、汉无别,田野水边,处处多有焉,本交趾之种,马援载还也,本邦有二,其壳浓,无芽,以为念经数珠,不中用药也。有芽尖而壳薄,即意苡也,俗传其种弘法师之所将来也,因号弘法麦。

卷下

薤白

主治心胸痛而喘息咳唾也,旁治背痛、心中痞。

考 证栝蒌薤白白酒汤证曰:喘息、咳唾、胸背痛。

枳实薤白桂枝汤证曰:胸痹、心中痞。

以上二方,薤白皆半升。

栝蒌薤白半夏汤证曰:心痛彻背。

以上一方,薤白三两。

上历观此三方,薤白所主治也,不辨而明矣。

品 考薤白 有赤白二种,白者为良。李时珍曰:薤叶状似韭,韭叶中实而扁,有剑脊,薤叶中空,似细葱叶而有棱,气亦如葱,二月开细花,紫白色,根如小蒜,一本数颗,相依而生;五

卷下

干姜

主治结滞水毒也。旁治呕吐嗽、下利厥冷、烦躁腹痛、胸痛腰痛。

考 证大建中汤证曰:心胸中大寒、痛呕不能饮食。

苓姜术甘汤证曰:身体重、腰中冷。又云:腰以下冷痛。

半夏干姜散证曰:干呕吐逆、吐涎沫。

以上三方,干姜或四两,或诸药等分。

人参汤证曰:喜唾。又曰:心中痞。

通脉四逆汤证曰:下利清谷。又曰:手足厥逆。又云:干呕。

小青龙汤证曰:心下有水气、干呕。又云:咳。

半夏泻心汤证曰:呕而肠鸣。

柴胡姜桂汤证曰:胸胁满。又云:心烦。

黄连汤证曰:腹中痛欲呕吐。

苓甘五味姜辛汤证曰:咳胸满。

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证曰:吐下。

六物黄芩汤证曰:干呕下利。

以上九方,干姜皆三两。

栀子干姜汤证曰:微烦。

甘草干姜汤证曰:厥,咽中干、烦躁吐逆。

干姜附子汤证曰:烦躁、不得眠。

以上三方,干姜二两、一两,而四两之例。

四逆汤证曰:下利清谷。又曰:手足厥冷。

以上一方,干姜一两半,而三两之例。

桃花汤证曰:下利。

干姜人参半夏丸证曰:呕吐不止。

以上二方,干姜一两,而三两之例。

上历观此诸方,其呕吐者,咳者、痛者、下利者之等,壹是皆水毒之结滞者也。

互 考孙思邈曰:无生姜,则以干姜代之。以余观之,仲景氏用生姜、干姜,其所主治,大同而小异;生姜主呕吐,干姜主水毒之结滞者也,不可混矣。

辨 误本草以干姜为大热,于是世医皆谓四逆汤方中,姜、附热药也,故能温厥冷,非也。按厥冷者,毒之急迫也,故甘草以为君,而姜、附以为佐,其用姜、附者,以逐水毒也。何热之有?京师二条路白山街,有嘉兵卫者,号近江铺,其男年始十有三,一朝而下利,及至日午,无知其行数,于是神气困冒,医为独参汤与之。及至日晡所,手足厥冷,医大惧,用姜、附益多,而厥冷益甚,诸医皆以为不治。余为诊之,百体无温、手足擗地、烦躁而叫号、如有腹痛之状、当脐有动、手不可近。余乃谓曰:是毒也!药可以治焉。知其死生,则我不知之也;虽然,今治亦死,不治亦死,等死,死治可乎?亲戚许诺。乃与大承气汤,(一帖之重十二钱)一服。不知,复与,厥冷则变为热、三服而神色反正,下利减半。服十日所,诸证尽退。由是观之医之于事知此药,解此毒耳。毒之解也,厥冷者温,大热者凉。若以厥冷复常为热药,则大黄、芒硝,亦为热药乎?药物之寒热温凉不可论,斯可以知已。

品 考干姜 本邦之产有二品,曰干生姜、曰三河干姜。所谓干生姜者,余家用之。所谓三河干姜者,余家不用之。

卷下

杏仁

主治胸间停水也。故治喘咳,而旁治短气结胸、心痛、形体浮肿。

考 证麻黄汤证曰:无汗而喘。

以上一方,杏仁七十个。

苓甘姜味辛夏仁汤证曰:形肿者,加杏仁。

以上一方,杏仁半斤。

茯苓杏仁甘草汤证曰:胸中气塞短气。

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曰:喘。

桂枝加浓朴杏子汤证曰:喘。

以上三方,杏仁皆五十个。

大青龙汤证曰:咳喘。

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,证不具也。(说在《类聚方》)

以上二方,杏仁四十个,二两而五十个之例。

大陷胸丸证曰:结胸者,项亦强。

走马汤证曰:心痛。

以上二方,杏仁诸药等分。

上历观此诸方,杏仁主治胸间停水也明矣。

互 考杏仁、麻黄,同治喘,而有其别。胸满,不用麻黄。身疼,不用杏仁。其二物等用者,以有胸满身疼二证也。《金匮要略》曰:胸痹云云,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,橘枳姜汤亦主之。

为则按:胸痹短气、筋惕肉、心下悸者,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。胸痹呕吐呃逆者,橘皮枳实生姜汤主之。二方治一证,非古之道也。栝蒌实条,既辨明之,今不赘于兹也。

品 考杏仁 和、汉无异品也。制之之法,去皮不去尖。

正文完